查看原文
其他

国产超声鼻祖,上市有新进展

器械之家 2024-04-15


来源:器械之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近日,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汕头超声”)更新了招股书并回复深交所二轮问询,公司拟在创业板上市。


此次IPO,汕头超声计划募集资金3.11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医用成像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工业无损检测系统研发项目、便携式DR系统研发、产业化及市场建设项目和创新基地建设项目。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汕头超声营收及扣非净利润均持续下滑,三年复合变动率分别为-8.07%和-14.31%。同时,该公司主要产品医用超声设备出现量价齐跌的情况。此外,汕头超声关于宜华资本相关股权纠纷及其后续进展两度遭深交所问询。


01

核心产品医用超声设备量价齐跌


汕头超声成立于1982年,致力于医学影像设备、工业无损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医学影像设备及工业无损检测设备。


从产品看,汕头超声主要产品包括医用超声设备、工业超声设备、X射线等,其中医用超声设备为公司核心产品,但其收入占比持续下滑。报告期内,汕头超声来自医用超声设备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36亿元、2.06亿元、1.75亿元和8155.32万元,收入占比分别为72.33%、65.06%、62.53%和61.77%。



值得注意的是,汕头超声核心产品医用超声设备出现量价齐跌的情况。2019-2021年,公司医用超声设备的销售单价为5.28万元/套、5.00万元/套和4.37万元/套,销售数量分别为4472套、4108套、3997套,均呈下降趋势。到2022年上半年,医用超声设备销售单价有所上升,为4.74万元/套,销售数量为1719万套。


在二轮问询中,深交所关注到汕头超声医用超声设备2020年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影响,但同行业可比公司迈瑞医疗、理邦仪器同类产品收入均取得增长,公司解释为竞争对手产品及营销布局更全面、市场规模较小不完全可比等原因;2021年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主要客户中私立、公立基层医疗机构的采购量下滑,但同行业可比公司收入均取得增长,公司解释为医疗新基建政策利好、境外销售占比高等。


对此,深交所要求汕头超声进一步说明“后新冠疫情时代以来,医用超声设备市场发生较大变化,基层医疗市场规模下降”的商业逻辑及合理性,公司的应对措施。公司还需要结合终端客户结构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形成当前以私立医疗机构、公立基层(乡镇级)医疗机构为主客户结构的原因,当前客户结构与近年来市场需求、竞争态势变化的匹配性。


02

业绩逐年下滑 

产品结构单一存在风险


资料显示,汕头超声于1983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量产的超声成像诊断仪CTS-18,被誉为“中华B超”;1997年,汕头超声成功收购了美国ATL公司彩超技术及生产线,率先生产彩超;2008年,汕头超声成功研制了实时三维(4D)容积探头,填补国内空白。


不过,尽管汕头超声在超声仪器国产化有厚重历史,但其在业绩成长性上的表现却不如人意。财务数据显示,2019-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的报告期内,汕头超声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36亿元、3.22亿元、2.84亿元和1.33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1.01亿元、8006.17万元、7592.08万元和4078.72万元。


此前,招股书还显示汕头超声目前主要面临业绩下滑风险和产品结构单一风险,主要收入和利润来自超声产品,2019-2021年,超声设备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4.77%、87.45%、88.58%。



除此之外,汕头超声主要产品的产能利用率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2019-2021年,公司医用超声主机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0.63%、65.46%和58.41%;医用超声换能器的产能利用率95.81%、61.68%和36.12%。


03

股权纠纷曾两度遭深交所问询


值得一提的是,汕头超声控股股东超声资管曾卷入一起股权纠纷,该纠纷在第一轮和第二轮问询中均被深交所关注。


股权结构显示,汕头超声控股股东为超声资管,实际控制人为李德来。其中,超声资管为员工持股平台,持有汕头超声60.38%的股权。截至2022年12月9日,李德来及其一致行动人直接持有超声资管59.81%的股权,并通过控制的超研合伙、超康合伙等4家企业间接控制超声资管28.49%的股权。


首轮问询显示,宜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华资本”)为超声资管的原股东,曾间接持有公司11.21%的股权。2019年8月,浙江浙商产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产融控股”)与宜华资本签署协议,约定宜华资本将其持有的超声资管股权收益权转让予产融控股,并将该股权质押予产融控股。


2019年10月,宜华资本与超声资管、汕头超声现任常务副总经理杨金耀等超声资管股东签订股权及债权转让协议书,约定由杨金耀作为职工股东代表,以11000万元(9.17元/出资额)购买宜华资本所持的超声资管17.68%股权及对超声资管的1150.50万元债权。


由于宜华资本曾将所持超声资管股份质押予产融控股,产融控股在知悉前述股权转让后与宜华资本、杨金耀产生纠纷。2020年11月,产融控股向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对此,深交所要求汕头超声说明宜华资本取得、质押、转让所持超声资管股份的过程,与产融控股诉讼纠纷的具体背景、解决过程及最新进展。汕头超声还需说明杨金耀受让超声资管股份的商业背景、资金来源及定价公允性,未存在低价处置资产的结论依据,受让股份后向其他职工等人转让股份的主要过程,受让人员的资金来源。



二轮问询函回复显示,2021年8月30日,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已裁定该案按产融控股撤诉处理。汕头超声表示:“自撤诉至今,未收到对方任何联系。”


04

完整的核心技术体系

打破外企在中高端彩超的垄断地位


目前,国产彩超功能基本可以满足医院及其他各类型医疗机构的日常诊疗需求,行业发展处于急剧升温阶段,预计我国超声影像设备产业将依旧保持高速增长。而医用超声诊断凭借安全无创、操作简便、检查结果直观、成本低等优势,成为医疗卫生机构常规配置的临床诊疗仪器。


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创新,汕头超声已经掌握了从脏器结构性成像到脏器运动分析、弹性成像等功能性成像技术,建立了从图像处理算法、图像分析软件、探头核心部件到整机设计开发的完整的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体系,逐步打破国外进口彩超在中高端领域的垄断地位,形成了从全身应用彩超设备、临床专科应用彩超设备、便携式彩超设备、掌上式无线彩超到人工智能云平台解决方案的全系列产品类型。


同时,便携式 DR 设备为汕头超声未来潜在的业绩增长点。其依托成熟的底层电路设计、数据传输与图像处理等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和精细化加工工艺,2014 年通过自主研发推出中国第一款内置电池便携式 DR,2020 年自主研发免防护和应急救援专用 DR 设备,突破了传统 X 射线应用范围的局限性,形成了覆盖居民医疗服务、动物医疗、手术监视、疫情监控、军警野战、事故灾难救援、现场执法及考 古挖掘等多重场景需求的产品系列。

此外,汕头超声还研发了手术机器人系统软件集成使用的实时超声成像,实现了微创手术机器人的术前确认、术中规划和实时监控,使外科手术更快速、更精确、更安全。


据医械云数据显示,截止今年9月,汕头超声共有35件产品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其中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有15件,全数字超声显像诊断仪有5件。


——


经过多年的努力,汕头超声开创了多个“国产第一”后正面临转型的分叉口。从今年6月启动IPO至今,汕头超声已经完成了两轮问询,并在上周更新了招股书。那么,这家具备深厚底蕴的老国企能否凭借此次IPO重获新生,在未来找准新的增长动脉?器械之家将持续关注。





END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微信视频号 器械之家 相关阅读

戳一下,更有料!

国产首台!“30分钟爆破癌细胞”神器落地

国内首款,再生医美注射产品特批上市

首台!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商业化装机

国产CGM独角兽,启动IPO

2022年中国DR大数据来了

红杉、腾讯加持,又一国产内窥镜独角兽完成超亿元融资

迈瑞微创外科再下一城:能量平台及超声刀重磅发布

上市失败,全球最大假肢公司将被抛售

谷歌、亚马逊为何又重仓医学影像?

飞利浦179亿收购后,子公司被罚3.14亿


务合作:qxzj@landianyiliao.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